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研究>正文

SIOP Asia 2022丨张翼鷟教授:表观遗传学联合“液体活检”为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提供新的诊断方法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2/8/25 18:14:31  浏览量:8330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瘤,且有近三分之二的患者初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亟待开发新的技术用于提高该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水平。在近期举行的第十四届国际儿科肿瘤学会亚洲会议(SIOP Asia 2022)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张翼鷟教授汇报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采用表观遗传学联合“液体活检”为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提供新的诊断方法。

编者按: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瘤,且有近三分之二的患者初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亟待开发新的技术用于提高该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水平。在近期举行的第十四届国际儿科肿瘤学会亚洲会议(SIOP Asia 2022)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张翼鷟教授汇报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采用表观遗传学联合“液体活检”为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提供新的诊断方法。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起源于原始神经嵴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生于交感神经系统。多见于婴幼儿,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占1岁以下婴儿肿瘤的50%,但NB引起的死亡率约占儿童肿瘤死亡率的15%。神经母细胞瘤容易发生远处转移,约三分之二的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神经母细胞瘤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淋巴结、骨髓、骨、肝脏、皮肤等。目前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是根据危险分层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高危组患者虽然经过手术、化疗、放疗、自体干细胞移植及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仍有40%左右的高危患者死于疾病的转移和进展,是儿童实体肿瘤中亟待开发新的诊疗技术的重要疾病。
 
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技术已经成为当前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与经典的组织活检技术相比,液体活检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无创性,仅凭少量外周血标本即可完成检测,不会引起肿瘤播散;2.实时性,可动态反应肿瘤细胞的遗传改变和演变进程,避免反复有创的组织活检;3.全面性,反映的是体内肿瘤细胞的分子遗传信息的全貌,避免了瘤内异质性对组织活检结果的影响;4.准确性,其所携带的分子遗传学信息来自原发肿瘤,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液体活检在表观遗传学水平对肿瘤的负荷、复发和转移进行评估是生物医学研究的潜力领域。神经母细胞瘤容易发生远处转移,晚期高危患者预后不佳,血浆细胞游离DNA (cfDNA)的表观测序有可能作为神经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疗效预判、复发监测和预后判定的新的标志物。这种应用于实体肿瘤的检测方法原创于芝加哥大学,通过Nano-5hmC-Seal技术来实现。
 
 图1. 从外周血浆中提取细胞游离DNA并捕获5hmc
 
MYC-N扩增作为神经母细胞瘤的生物标记物,其扩增比例占NB患者的20-30%,与高疾病风险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目前临床实践中常用的检测MYCN拷贝数变化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需要患者提供组织标本,一般都是手术或者活检的标本,这对于无法手术或者提供的活检组织较少的患者来说是困难的,有时会导致重复活检,无疑对晚期患儿来说是耗时和痛苦的。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张翼鷟教授在2022年SIOP Asia会议上汇报了近期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创新性地通过5hmc结合PCR(5hmC-ddPCR)的方法,检测NB患者cfDNA中单个羟甲基化位点,准确判断MYCN在NB患者中的扩增状态。5hmC-ddPCR是非侵入性的,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5hmC-ddPCR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准确且无创的方法来鉴别具有MYCN扩增的NB患者。尽管FISH目前是临床判断MYC-N扩增金标准,但也有其局限性;目前团队仍在致力于该技术的优化,希望未来能够助力为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和预后判断。
 
图2. ddPCR反应流程
 
对于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如何实时地监测药物疗效和早期判断药物耐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通过外周血液体活检的形式来监测临床疗效,调整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最大受益的治疗,是提高生存的有效手段。
 
 
张翼鷟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儿童肿瘤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病转化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转化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SCO 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常委
 
CSCO中国抗淋巴瘤联盟 儿童及青少年学组常务副组长
 
国家卫健委儿童恶性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儿童肿瘤专委会常委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淋巴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儿童肿瘤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第四,第五届)
 

版面编辑:张雪  责任编辑:彭伟彬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神经母细胞瘤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