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访谈>正文

中华肺癌大会丨李为民教授谈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实施难点和解决方案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1/10/25 14:49:42  浏览量:9761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10月9~10日,2021中华肺癌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召开。

10月9~10日,2021中华肺癌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召开。会议主席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为民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担任。本次大会邀请了全国肺部肿瘤领域知名学者、临床专家及活跃于全国学术舞台上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围绕肺部肿瘤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精准及免疫治疗,多学科诊治等议题展开讨论。在《肿瘤瞭望》媒体访谈中,李为民教授介绍了本次会议的学术内容设置以及我国实施肺癌筛查的难点问题。

 
李为民教授
 
《肿瘤瞭望》:作为大会执行主席,请您谈一谈2021中华肺癌大会的学术日程设置和亮点内容。

李为民教授:在本次会议的主会场,国内知名学者汇报了肺癌流行病学、肺癌筛查、晚期肺癌内科治疗、放疗联合免疫治疗、MDT诊疗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数据。2021中华肺癌大会设立了6个分会场,主题为肺癌筛查和全程管理、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诊治新技术、外科治疗与呼吸介入技术。本次会议还设置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肺癌指南宣讲专场和肺癌研究与转化专场。
 
中华肺癌大会呈现了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特点,学术日程不仅聚焦临床医学,还包括临床医学相关的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流行病学以及医工交叉学科。在临床学科领域,来自呼吸科、肿瘤科、胸外科、病理科、放射治疗科等多学科的专家团队做学术报告。中华肺癌大会的另一个特点是重视肺癌全程管理,不仅仅关注疾病诊断和治疗,而是覆盖疾病预防、筛查、诊治和患者康复的全过程。第三个特点是前沿与实用技术的结合,既关注前沿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进展,也分享了实用技术的应用经验。这些学术内容将有助于提高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在肺癌诊疗规范性和实用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水平。
 
《肿瘤瞭望》:2021中华肺癌大会设置了肺癌筛查和全程管理专场,请您谈一谈肺癌筛查对于肺癌早诊的价值以及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李为民教授:肺癌筛查是肺癌早期诊断的一个重要抓手,大型研究已经证实低剂量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可使肺癌死亡率降低20%,所以世界各国都把低剂量螺旋CT纳入肺癌筛查指南。但是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低剂量螺旋CT在高危人群的应用推广都存在一些的难点。比如在美国,高危人群中接受筛查者只占14%左右,即80%以上的高危人群没有接受低剂量螺旋CT筛查,其原因主要是医保覆盖的问题,也就是经费问题。
 
在我国,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的比例低于14%,不仅仅是经费的原因,还有其他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大众对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重要性认知不够,因此我们广大医务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其二,硬件技术平台的匮乏:在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低剂量螺旋CT的普及性不够,筛查设备不能配置到每一个乡镇和社区,只有县级医院或三级医院能提供筛查服务;第三,基层医院的肺癌/肺结节筛查、诊断和处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如何解决我国肺癌筛查存在的难点问题?移动低剂量螺旋CT有助于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或边远山区缺乏设备的难题,比如配备车载低剂量螺旋CT机的“移动肺癌筛查车”,可将筛查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建立5G肺癌/肺结节全程管理体系,三级医院为基层医院提供技术支撑和指导,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有助于解决基层医院存在的肺癌筛查和早诊能力不足的难题。在2021中华肺癌大会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结节/肺癌患者智慧化全程管理项目正式启动,旨在将肺结节早期筛查纳入肺癌规范诊疗体系,实现肺结节高效筛查、随访与诊疗,以期实现提升肺癌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此外,建立肺癌/肺结节的单病种医联体有助于推动分级诊疗的落地,促进西部地区和基层医院的肺癌诊治水平达到同质化,使更多居民从基层诊疗开始,即可得到优质医疗服务,从而使更多的肺癌患者实现长期生存。
 
专家简介
 
李为民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院长
主任医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长江学者
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副组长
四川省医学会呼吸专委会主任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内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现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版面编辑:洪江林  责任编辑:张彩琴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中华肺癌大会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