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CSCO︱鲍慧铮教授:淋巴瘤合并重复癌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9/9/27 14:05:03  浏览量:17450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重复癌,是在同一个人身上诊断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来源的恶性肿瘤。目前诊断多采用 Warren和Gates 在1932提出的诊断标准:(1)每一个肿瘤都是恶性;(2)每一个肿瘤应有各自的病理形态;(3)彼此排除互为转移或复发。重复癌的发病率文献报道不一,大约在0.7%到11.7%,其中淋巴瘤合并重复癌在重复癌中仅占到6%左右。由此可见,淋巴瘤合并重复癌在临床上少见,目前研究也较少,多数为个案报道,治疗存在挑战。为进一步探讨这种临床现象,吉林省肿瘤医院刘璐医师代表鲍慧铮主任团队在刚刚结束的2019 CSCO大会上,汇报了关于淋巴瘤合并重复癌的一项临床研究。

刘璐医师汇报现场图片
 
研究回顾了吉林省肿瘤医院2014.11-2019.3的所有淋巴瘤患者,剔除信息不完整者,共纳入382例患者,根据上述诊断标准,筛选出了15例淋巴瘤合并重复癌(后简称重复癌组),占总人数的3.9%,其余367(96.1%)名患者为单纯淋巴瘤患者(淋巴瘤组)。根据2个诊断的间隔时间,我们将重复癌组患者分为同时性重复癌5例(33.3%)和异时性重复癌10例(66.7%)。
 
目前导致重复癌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大致有内源性、外源性、基因学及治疗等方面的因素,为探讨淋巴瘤合并重复癌的危险因素,我们对重复癌组和淋巴瘤组就一些常见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其中重复癌组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比例稍高(86.7% 比 62.7%,χ2=3.585, P=0.058),而在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家族史等方面无差异(P=0.442、1.000、0.753、0.195、0.738、0.967)。
 
对比两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发现淋巴瘤合并重复癌并没有特殊的临床特征,与单纯淋巴瘤组相比,重复癌组的淋巴瘤均来源于B淋巴细胞,多以结外症状首诊(73.3%比42.8%,χ2=5.461,P=0.019),乳酸脱氢酶正常的患者比例较高(92.9%比60.7%,χ2=5.925,P=0.015),而在B症状、分期、结外累及、β2微球蛋白方面两组无差异(P=0.141、0.117、0.762、0.824)。对15例重复癌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发现男性(9/15)多于女性(6/15),所有患者均只合并有1个其它原发肿瘤,无淋巴瘤家族史,2名患者合并其它肿瘤家族史;淋巴瘤的病理亚型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11/15),其次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B细胞淋巴瘤(3/15),套细胞淋巴瘤和MALT均只有1例;同时性重复癌少(5/15),异时性重复癌多(10/15),异时性重复癌中淋巴瘤均发生过在其它肿瘤之后。而合并的重复癌中最多的为乳腺来源(5/15),其次来源于肺、胃、甲状腺(各2例),而肝脏、鼻咽、膀胱来源的各只有1例,2个诊断的中位间隔时间为27.5(0.3-184.3)个月。
 
为进一步了解重复癌的内在联系,我们对一例同时诊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肺腺癌患者的不同病理组织分别进行了二代测序(NGS),在两个组织中均检测到了致病性的胚系突变:BRCA2基因突变,同时对肿瘤相关基因做突变图谱和维恩图可观察到2个病理组织的驱动突变事件不同,提示两个肿瘤来源于不同的克隆,需要针对不同克隆综合治疗。根据这些NGS结果推测此患者BRCA2突变导致错配修复缺陷,发生不同肿瘤驱动基因突变,发生重复癌的风险增高。
 
在治疗方面,异时性重复癌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肿瘤采取相应的治疗即可,而对于同时性重复癌目前治疗尚无统一共识,应多学科会诊,先治疗侵袭性比较高的肿瘤。从治疗效果上看,异时性重复癌和同时性重复癌的实体瘤和淋巴瘤的肿瘤控制率均达到100%,考虑各个肿瘤的治疗并不影响相应重复癌的疗效。观察上述进行NGS检测患者的治疗,由于无相关基因突变,其肺腺癌不能应用靶向药物。其NGS结果中两个组织均有GSTM1基因融合缺失多态性和XRCC1 Q399R纯合突变,提示对铂类药物敏感,为涵盖两个肿瘤的治理,我们给患者应用4周期GDP方案治疗,DLBCL达CR,肺腺癌达SD,随访7个月疗效持续。
 
为观察重复癌对淋巴瘤生存的影响,我们对2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从诊断淋巴瘤开始,中位随访25.3(0.1-79.1)个月,生存曲线上看淋巴瘤合并重复癌患者较单纯淋巴瘤生存期长,尽管2个曲线分得很开,但P=0.133,考虑可能与样本量少和随访事件短有关。
 
综上,我们该项单中心的回顾性提示:淋巴瘤合并重复癌少见,相关研究较少。临床表现上无特异性,LDH正常比例偏高,结外起病多见,淋巴瘤病理类型以DLBCL为主,合并肿瘤乳腺癌更常见,治疗尚无统一标准。NGS结果提示某些胚系或者体细胞基因异常可能是重复癌的危险因素,重复癌起源于不同克隆,驱动基因不同。与单纯淋巴瘤预后相似,基因检测指导下的精准治疗可能会改善预后。我们团队将会继续关注这个领域,扩大样本,延长随访,同时进行机制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病。
 
专家简介
 
鲍慧铮教授
吉林省肿瘤医院淋巴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吉林省卫计委拔尖创新人才
CSCO淋巴瘤联盟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淋巴血液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肿瘤转化医学学组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一届老年血液综合评估诊疗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女医师协会第一届血液专业委员会常委
吉林省医师协会第二届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第五届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头颈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吉林省抗癌协会第一届肿瘤精准医学及药物治疗专业委员会等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彭伟彬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淋巴瘤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