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A星局氏丨陈春燕教授:智慧决策,精准施治,B细胞淋巴瘤生存预测模型与网络计算器面面观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4/11/6 15:40:57  浏览量:948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第29届欧洲血液协会(EHA)年会于2024年6月13日至16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此会议作为欧洲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盛会,每年吸引众多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共同分享与探讨血液学领域的创新理念、最新科学研究及临床研究成果。在本届会议上,我国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春燕教授的研究成果入选。为及时传递国际淋巴瘤治疗领域进展,进一步提高中国淋巴瘤的治疗水平,《肿瘤瞭望-血液时讯》特邀陈春燕教授对研究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编者按:第29届欧洲血液协会(EHA)年会于2024年6月13日至16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此会议作为欧洲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盛会,每年吸引众多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共同分享与探讨血液学领域的创新理念、最新科学研究及临床研究成果。在本届会议上,我国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春燕教授的研究成果入选。为及时传递国际淋巴瘤治疗领域进展,进一步提高中国淋巴瘤的治疗水平,《肿瘤瞭望-血液时讯》特邀陈春燕教授对研究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精准医疗新篇章
奥妥珠单抗相关预测模型惊艳亮相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本次入选2024 EHA的这项研究,探讨了接受奥妥珠单抗(G)治疗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输注相关反应
的风险因素及生存预测模型。能否请您分享一下开展这项研究的主要出发点和预期目标?并为我们介绍一下奥妥珠单抗在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现况。

陈春燕教授:在现代医学领域,B细胞淋巴瘤(B-NHL)的治疗策略不断演进,其中抗CD20单克隆抗体(mAb)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奥妥珠单抗,是一种创新的新一代人源化Ⅱ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有独特的改造和优化方式。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奥妥珠单抗的给药策略经过精心设计,采用第一个疗程的第1、8、15天三次加密给药的方式,这种策略能够迅速提升血药浓度,加速达到最大靶点饱和,从而对肿瘤细胞发挥更强的杀伤作用。这种快速饱和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为奥妥珠单抗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然而,输注相关反应(IRRs)是在接受奥妥珠单抗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幸运的是,通过一系列策略,包括稀释药物浓度、减轻肿瘤负担,以及在本研究中发现的高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应用,IRRs可以得到有效地管理。据研究显示,从治疗的第二周期开始采用奥妥珠单抗短程输注(SDI),并未导致严重的IRRs,同时显著提升了患者的输液便利性和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近期,奥妥珠单抗SDI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批准,其说明书中的输注方法也随之更新,新增了SDI相关内容。此外,《奥妥珠单抗快速输注专家共识》已步入撰写尾声,有望通过该共识,进一步推动奥妥珠单抗治疗的规范化进程。
 
本研究的开展是基于对B细胞淋巴瘤患者在接受奥妥珠单抗治疗时所表现出的IRRs和生存结果变异性的临床观察。目前,关于奥妥珠单抗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研究以及生存预测模型的开发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识别影响患者生存和IRRs的风险因素,并开发出一个有效的预测模型,以指导临床治疗决策。预期通过此项研究,能识别并验证影响B细胞淋巴瘤患者在奥妥珠单抗治疗过程中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开发并验证预测模型,以优化临床诊疗现状。此举旨在为B细胞淋巴瘤患者提供更个性化、精准的治疗方案,同时降低不必要治疗风险,最终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能否请您深入阐述并详细解读该项研究的关键结果?同时,我们也希望能了解,这些重要的发现对于临床实践中的诊疗策略具体有何指导意义?

陈春燕教授: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了一些关键的预后因素,这些因素对于评估一线治疗惰性淋巴瘤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EFS)至关重要。例如,绝对淋巴细胞计数和PET-CT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超过16.4是一线治疗的惰性淋巴瘤患者EFS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复发/难治性侵袭性淋巴瘤患者,白蛋白水平>39.8g/L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16%被认为是EFS的独立预后因素。此外,我们还发现在奥妥珠单抗输注前使用较高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是减少IRRs的一个独立风险避免因素。
 
这些研究成果的转化,不仅能够帮助临床医生识别可能从奥妥珠单抗治疗中获益的患者群体,还为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预测模型的开发,使得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EFS,从而制定更为精确的治疗策略。此外,我们开发的预测模型和网络计算器可以预测IRRs的风险,并据此调整治疗方案,例如调整糖皮质激素的剂量,以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本研究彰显了我们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临床应用的决心与努力,相信将为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及治疗安全性作出关键贡献。
 
数据驱动,智慧决策
多维度分析模型优化B细胞淋巴瘤治疗策略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您的团队成功构建了一个预测输注相关反应(IRRs)的模型,而且为方便临床使用,还基于该模型构建了一个网络计算器。请问这个模型和网络计算器有哪些创新之处?如何使用它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管理患者?

陈春燕教授:在开发网络计算器的过程中,我们创新地采用了多因素综合分析的方法,不仅关注单一的临床指标,而且将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以及淋巴结外受累部位数量等多个因素纳入考量,从而提升了预测的精准度和临床相关性。针对模型的临床实用性,我们研发了一个直观且易操作的界面,旨在协助繁忙的临床医生高效地进行风险评估,进而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内部验证显示,所构建的模型具有较高准确性,AUC值为0.75,C指数为0.756,为模型的可靠性提供了有力证据。
 
该模型有助于医生优化诊疗管理,医生仅需输入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便可迅速获得IRRs风险评估。据此,医生可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调整输注速度或预先使用抗过敏药物。针对高风险患者,医生可提前采取预防性措施,如提高糖皮质激素剂量,以降低IRRs发生的风险。网络计算器可作为医生持续监测患者状况的实用工具,根据患者反应及治疗进展,适时调整治疗计划。此外,运用网络计算器还能作为患教工具,帮助患者了解治疗风险,并增进医患间的沟通。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您的研究在内部验证中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请问这个模型在不同B细胞淋巴瘤患者群体中的普适性如何?未来是否有计划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陈春燕教授:本研究中涵盖了各类B细胞淋巴瘤患者,包括一线治疗的惰性淋巴瘤患者以及复发/难治性侵袭性淋巴瘤患者,从而增强了模型的普适性。研究中也涵盖了接受奥妥珠单抗作为一线治疗及后续治疗的患者,使得模型在不同治疗背景下均具有适用性。
 
未来,我们拟开展更多外部验证,包括在地域、种族及医疗条件不同的患者群体中进行验证。根据外部验证的结果,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算法优化,以提升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还计划将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进一步收集数据,以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同时,对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以评估模型在预测长期生存率和疾病复发方面的性能。相信通过持续研究,可以提升模型的预测精确度,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有力的工具,帮助指导治疗决策。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这项研究对B细胞淋巴瘤患者具有哪些重要意义?您对未来该模型和网络计算器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有何期待和展望?

陈春燕教授:此项研究通过识别影响B细胞淋巴瘤患者EFS的关键预后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精确的患者分层和风险评估工具。我们研发的预测模型与网络计算器为管理IRRs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据此,医生可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优化治疗计划,提升治疗效能,同时降低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及副作用。此外,该模型与计算器有助于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促使患者更深入地参与治疗决策过程。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够在心理层面为患者带来正面的影响。
 
因此,期待此模型与网络计算器在未来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助力全国乃至全球医生作出更为精确的治疗决策。随着临床数据的不断累积和治疗方法的持续更新,我们希望该模型能够不断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治疗环境和患者需求。此外,还可与病历系统等技术平台整合,实现自动化的风险评估与治疗建议,最终实现精准医疗的宏伟目标。
 
陈春燕教授对话镜头
 
专家简介
陈春燕教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MDS和MPN工作组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MDS/MPN学组常委
中国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多中心协作组副组长
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血液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MPN学组组长
山东中西医结合委员会血液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卫生系统中青年重点科技人才
主持5项白血病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版面编辑:张靖璇new  责任编辑:无医学编辑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淋巴瘤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