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高博医学论坛︱吴彤主任深入解读CAR-T缓解后桥接造血干细胞移植最新进展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9/4/11 10:28:07  浏览量:20256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中国肿瘤免疫及靶向治疗高峰论坛暨首届高博医学论坛于4月20-21日在北京举行,秉持“精准,整合,创新”的理念,围绕肿瘤的精准诊断,免疫及靶向治疗,基因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前沿话题,开创免疫及靶向研究领域之先河,邀请海内外500余位专家共赴盛会。CAR-T技术经过近年来不断发展,在血液肿瘤领域尤其是B淋巴细胞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获得了突破性的成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引领了肿瘤治疗领域的技术变革,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应《肿瘤瞭望》邀请,北京博仁医院吴彤主任为我们全面解析CAR-T缓解后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进展。

《肿瘤瞭望》:请您介绍一下目前CAR-T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有哪些进展呢?

吴彤主任:在没有CAR-T之前,难治/复发的B急淋病人面临放弃治疗或者进行挽救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艰难选择,然而挽救性移植的治愈率只有约20%,预后非常差。有了CAR-T治疗之后,这部分病人有95%以上通过一次CAR-T治疗就可以达到完全缓解,而且85%的患者可以获得残留白血病细胞为0的高质量缓解,在这种情况下再进行移植,可以有70%-80%的患者可达到治愈,疗效明显提高。因此我们说,有了CAR-T之后,难治/复发B急淋病人移植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


《肿瘤瞭望》: 同以往的化疗或靶向治疗后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CAR-T桥接移植具体在哪些方面发挥了优势?

吴彤主任:对原发耐药或缓解后复发的患者来说,传统化疗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必须寻找其他的方式使疾病达到缓解,为移植创造良好机会,CAR-T或者靶向治疗就是其中的选择。可喜的是,经CAR-T治疗的患者达到深度缓解即残留白血病阴性的比例更高,之后再进行移植,复发率会更低,治愈率会更高。


《肿瘤瞭望》:CAR-T之后桥接移植的时机如何选择?

吴彤主任:CAR-T治疗之后,部分病人可以达到治愈,并非一定要桥接移植。但目前大部分的报道还是认为,桥接移植的治愈率更高。根据目前的文献报告,如果CAR-T治疗缓解后不桥接移植,大约有1/2到2/3的病人会复发。根据我们团队的数据,CAR-T治疗后复发的中位时间约60余天,因此我们的策略是争取在CAR-T缓解之后30-45天左右桥接移植。如果桥接移植的时间太晚,病人复发的可能性会增加,CAR-T治疗后再复发可能变得难治,有可能失去移植的机会。


《肿瘤瞭望》:请您谈谈CAR-T桥接移植在白血病和淋巴瘤中的应用,目前博仁医院开展的CAR-T桥接移植有哪些类型?

吴彤主任: CAR-T目前的主要应用领域还是B细胞肿瘤。CAR-T疗法最初获得成功是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后来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也获得了成功。B细胞肿瘤常表达CD19抗原,这是目前CAR-T治疗最成熟的治疗靶点之一。另外,我们还尝试将CAR-T治疗应用在表达CD19抗原的复发/难治的急性髓性白血病病人中,通过CAR-T治疗达到缓解后桥接移植,这样的病例目前我们完成了四例。CAR-T在难治/复发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伯基特淋巴瘤的治疗中也取得令人惊喜的疗效。

 

《肿瘤瞭望》:请您谈谈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近几年来有哪些发展与新的突破。

吴彤主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应用于白血病的治疗以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可以接受异基因移植的年龄从最开始的45岁已经提高到目前的70岁, 55岁以下的病人接受异基因移植前可以用标准的清髓方案,55岁到70岁可以做减低强度预处理的移植。从这方面来讲是属于年龄获益增加。


在供者的选择方面,异基因移植刚开始应用时只有兄弟姐妹配型全相合才能做供者。随着骨髓库规模的扩大,世界范围内的非血缘供者资源可以共享,亲属间半相合移植的数量越来越多、疗效也越来越好,在有经验的移植单位目前供者类型已经不是影响移植效果的主要因素。目前影响移植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移植前的疾病状态,包括疾病是否达到完全缓解以及缓解的质量。因此,供者的来源明显扩大,可选择的范围从同胞相合的供者、亲属间半相合供者到非血缘供者。因此,目前的供者来源不再稀缺。


另外,移植的预处理方案也趋于多样化。既往白血病多采用TBI/CY及BU/CY这两个最经典的移植方案。目前,高龄、脏器功能不好的病人也可以通过减低强度预处理来接受移植,从而获得治愈的希望。对于肿瘤负荷高的患者,目前也可以先接受化疗减少肿瘤细胞数量,再接受减低强度预处理,从而减少复发率,提高移植的治愈率。  


另外在GVHD的预防方面,除了用环孢素、甲氨喋呤、ATG等药物之外,近些年发展了采用移植后大剂量环磷酰胺的方法来预防GVHD。此外,一些生物学的标记逐渐应用于临床上GVHD的诊断及危险度评估,以帮助医生判断病人GVHD的风险度并指导干预强度的选择。


《肿瘤瞭望》:作为本次大会的联席主席,请您谈谈本次大会对学科发展的意义和推动。

吴彤主任:目前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领域,进展最快的是靶向治疗和CAR-T等免疫疗法。我们精心准备了这次会议,将国内外在这两个领域中顶尖的专家学者请到会上来,同大家分享这方面的进展,目的是希望我们广大的同行能够了解到最新的信息,能够帮助到他们的病人,使病人能接受到更先进的治疗,从而提高疗效,改善生存。


专家简介

吴彤主任

主任医师,北京博仁医院医疗院长,血液二科(移植技术)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会员

美国血液学会会员

国际血液学会会员

亚太骨髓移植学会(APBMT)会员及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前任)及移植与细胞治疗学组副组长

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及血液淋巴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整合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血液学杂志》编委

《Hematology/Oncology and Stem Cell Therapy》编委

有30余年血液内科,尤其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工作经验,曾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心肺血液所做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领域的博士后研究4年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彭伟彬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造血干细胞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