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中国之声丨张磊教授: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栓形成预后评分系统的开发与验证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2/12/29 12:21:22  浏览量:8862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获得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特点为红细胞数量和全血容量绝对增多,血液粘稠度增高,常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

编者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获得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特点为红细胞数量和全血容量绝对增多,血液粘稠度增高,常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临床表现有皮肤粘膜红紫、脾大、高血压,易并发血栓、栓塞及出血,病程进展缓慢,终末期常因骨髓纤维化、全身衰竭或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等原因死亡。尽管PV病程进展缓慢,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远不如年龄和性别匹配的一般人群。血栓及其并发症是PV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所有死亡原因的45%。因此,精准预测PV患者的血栓风险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预后模型根据年龄和既往血栓将PV患者分为低危组(年龄<60岁且无既往血栓)和高危组(年龄≥60岁或有既往血栓),然而该模型忽略了其他重要信息,例如患者的分子遗传学特征等。在2022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张磊教授团队提出了一项基于PV患者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的多因素PV血栓预测模型,该项研究作为大会口头报告进行了交流(大会摘要号:338)。本刊特邀请张磊教授给我们带来精彩的研究介绍及述评。

研究方法
 
该研究纳入本中心372名2016年WHO标准诊断的经全套二代测序检查的PV患者作为模型建立队列,以及另一中心195名经全套二代测序检查的PV患者为模型验证队列。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用于识别诊断后血栓的风险因素,并根据多因素分析的回归系数β值对风险因素进行赋分以建立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和C指数用于模型的区分度验证,校准曲线用于模型的校准度验证。
 
研究结果
 
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0岁(HR 2.563,95%CI 1.509–4.350,p<0.001),心血管事件风险因素(HR 4.217,95%CI 1.995–8.917,p<0.001),DNMT3A,ASXL1,BCOR/BCORL1等血栓高风险突变(HR 4.350,95%CI 2.624–7.210,p<0.001)和既往血栓(HR 5.926,95%CI 3.288–10.681,p<0.001)是PV诊断后血栓的独立风险因素。
 
通过回归系数β值分别将上述风险因素赋值为1分,1.5分,1.5分,2分,得到总分为6分的血栓预后评分系统(MFPS-PV,表1)。患者被进一步分为低危(96名,25.8%,≤1分)、中位(146,39.2%,1.5–2.5分)和高危组(130名,35.0%,≥3分)。不同风险组患者有明显不同的无血栓生存率(图1)。
 
表1.诊断后预测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图片
 
图片
图1.MFPS-PV分层的内部队列中372例PV患者的无血栓生存率
 
MFPS-PV的C指数(0.87 vs 0.80)高于传统二分类模型,证明新模型的区分度优于传统模型。此外,校准曲线显示血栓的实际发生率与MFPS-PV预测的血栓发生率有较高的一致性,证明新模型预测血栓的准确性较高。MFPS-PV在外部队列中的区分度(C指数:0.79 vs 0.76)仍高于传统模型,且校准曲线的一致性仍然较高,证实该模型有很好的预测准确性和外部适用性。
 
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整合PV患者的临床信息和血栓高风险突变,建立了一个多因素,三分层的血栓预测模型。该模型提高了对2016年WHO标准诊断的PV患者的血栓预测能力,并对临床上PV患者血栓预防措施的制定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研究者说
 
血栓及其并发症是影响PV患者预后和生存的重要因素。预防血栓并发症是PV治疗的主要目标。我们在传统二分类PV预后模型的基础上,识别了PV血栓的高风险基因突变(包括DNMT3A,ASXL1,BCOR/BCORL1),并建立了基于分子遗传学特征的多因素PV血栓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血栓的能力高于传统模型,且通过外部验证队列证实该模型有很好的预测准确性和外部适用性。研究者建议未来研究评估该模型的改良治疗策略对PV患者血栓预防的作用。
 
▌原文链接:
Gu Wenjing,Yuhui Zhang,Renchi Yang,Jie Bai,Rongfeng Fu and Lei Zhang.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ultiple Factor-Based Prognostic Score System of Thrombosis in Polycythemia Vera(MFPS-PV).ASH 2022 Abstract 338.
 
张磊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院长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
•天津市血液病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
•天津市血液与再生医学理事长
•Global Medical Genetics主编、中华血液学杂志编委
•“协和学者”特聘教授、“津门医学英才”
•从事出凝血疾病和血小板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课题15项,国际合作基金2项。在Lancet Haematology,Cell Stem Cell、Blood以及Leukemia等国内外知名专业期刊发表SCI论文百余篇,申请专利4项。获国家级奖1项,获省部级奖4项。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陈梓儒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真性红细胞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