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访谈>正文

ASCO中国之声丨梁爱斌教授:CAR-T细胞疗法在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1/7/14 10:51:18  浏览量:10237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2021年6月4日至8日,世界上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最具权威的临床肿瘤学术会议——ASCO年会顺利召开。期间,我国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梁爱斌教授团队携两项口头报告亮相国际舞台。本刊特邀梁爱斌教授进行了深度访谈,对这两项新的科研成果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精彩介绍。

《肿瘤瞭望》:请您介绍一下在今年ASCO大会上团队报告的两项临床研究成果。


梁爱斌教授:我们这两项研究其中一个研究是新型抗CD20/CD19双特异性CAR-T细胞疗法(C-CAR039)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r/r B-NHL)的安全性和疗效,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和滤泡细胞淋巴瘤及转化的滤泡细胞淋巴瘤。这是一项由CD19和CD20串联的双靶点的CAR-T细胞疗法。我们随访患者时间长达24个月,总共有31例患者入组,27例患者输注了双靶点的CAR-T细胞,一例患者因继发别的肿瘤退组,3例患者在我们发表报告是仍在等待输注,到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已经输注完毕。目前来看疗效都不错,总体的CR率为85.2%,PFS达到83.6%,OS(总生存)最长时间和中位时间还没有办法统计。


与既往的单靶点CAR-T细胞疗法相比,我们的双靶点的CAR-T细胞疗法在CR率和PFS方面都超过了单靶点的CAR-T细胞疗法。我们的研究结果与国外的系列研究结果以及解放军总医院的韩为东教授团队发表在Blood上的结果相似。


我们这项研究的特点是:首先,CAR-T细胞的制备时间比较短,患者从分选细胞到输注细胞产品的时间仅2-3周。其次,患者输注完毕后的毒副反应非常小,且可以控制,CRS(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最高的级别只有2级,发生率低,没有3级或4级的严重毒副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串联的双靶点的CAR-T细胞疗法优于单靶点的CAR-T细胞疗法、序贯进行的单靶点的CAR-T细胞疗法、并联的CAR-T细胞疗法疗。


我们的另一项研究是关于新型抗CD20 CAR-T细胞治疗CD19 CAR-T治疗失败后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r/r B-NHL)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研究采用CD20靶点的CAR-T细胞疗法来挽救治疗CD19CAR-T治疗失败的这部分患者。研究共入组10例患者,所有的患者都有反应,总ORR达到了100%。10个患者中有7例患者获得了CR。


既往研究认为,单靶点的CAR-T细胞疗法治疗效果不佳,复发后患者就很难获得长期的生存。我们采用CD20的CAR-T细胞来治疗CD19CAR-T细胞疗法失败的患者,疗效相当不错,并且毒副反应也非常小,未出现高级别的或3、4级的CRS或CRES(CAR-T细胞相关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OS和PFS都还未达到统计时间。


《肿瘤瞭望》:能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两项技术的作用机制特点?其疗效、安全性与其他传统的治疗方案,以及针对其他靶点的CAR-T细胞治疗技术有何不同?


梁爱斌教授:我们的双靶点的CAR-T细胞区别于传统的设计,它是串联的双CAR-T,这样能在体内更长时间的触发T细胞增殖,能够延长CAR-T细胞在体内的存续时间,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CR率。我们CAR-T的培养时间比较短,一般6-7天就可以培养完成,从患者细胞分选到最终输注,时间不会超过3周,这样为患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它的毒副反应比较小,高级别的CRS和CRES都没有出现,安全可控。


我们的CD20的单靶点的CAR-T细胞疗法在产品设计上有很多特点,它有两个并行的识别抗原的结构域,它的ACFB的锁链的结构域避免了许多干扰,能更加准确、牢固的和抗原结合,这样就提高了CAR-T的靶向性和疗效。并且副作用可控,未发现高级别的毒副反应,是个非常好的产品。


《肿瘤瞭望》:对于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我们国家的治疗现状如何?还有哪些未被满足的需求?


梁爱斌教授:复发难治的B细胞霍奇金淋巴瘤,我们国家的和一些发达国家的治疗数据差距很小。我国的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上海瑞金医院都有一些比较好的化疗方案的临床试验。目前,有很多新的药物出现应用在难治复发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比如新的免疫化疗,即通过抗体靶向药加上普通化疗药的治疗办法,还有在单抗上螯合化疗药物或者放射性的药物,还有一些新的不同信号转导通路的靶点药物、表观遗传学调控药物等等。


除此之外,就是我们的免疫细胞治疗,包括现在非常热门的CAR-T细胞疗法,其中有单靶点的、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还有我们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钱文斌教授合作的CAR-NK细胞疗法等等,这些是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流行的治疗方法。一些临床试验在国内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中,具体情况还要看最终的临床数据。目前,恶性淋巴瘤尤其是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已经获得了更多的治疗机会,并且达到了更长的生存时间。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可能要差一些,虽然有一些CAR-T的临床试验针对CD7、CD52、CD3、CD1a等靶点的治疗,但是没有大规模的临床报道。


《肿瘤瞭望》:对于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我们的治疗目标是什么呢?


梁爱斌教授:我们的治疗目标是要根据患者具体是哪一种类型的淋巴瘤以及他的分子遗传学特征、患者自身肿瘤的生物学特征来决定的。最终目标还是让患者过得更长时间,超过5年、10年的无病生存。


《肿瘤瞭望》:您团队报告的这两项研究的成果,对于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的临床实践具有怎样的临床意义?


梁爱斌教授:从目前来看,不论是单靶点的CAR-T还是双靶点的CAR-T,这两个产品是我们已知的CAR-T当中整体疗效不错的产品。但是入组的规模较小。尤其是单靶点的CD20CAR-T细胞疗法,我们一共是入组了10位患者,虽然试验的数据ORR率很好,CR率也很高,但是如果有更多的患者入组,是否能达到现在的疗效,我们要拭目以待。双靶点的抗CD20/CD19双特异性CAR-T细胞疗法疗效确切,入组的患者较多,共30多位,CR率也超过了85%,我认为双靶点的CAR对难治复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非常确切,它的出现为难治复发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也成为了更好的临床医生的工具。我大胆的预测:在难治复发B细胞淋巴瘤,尤其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大包块的B细胞肿瘤,双靶点的CAR-T细胞疗法,这种串联的CAR-T细胞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它的作用机制决定了生物学上的特性。因此,双靶点的CAR-T细胞比单靶点的CAR-T细胞会更好一些。


专家简介

梁爱斌教授

同济医院副院长,血液肿瘤中心主任

博士生导师,教授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全国常委

上海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副会长

上海市抗癌协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免疫学会血液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20年Saint-Antoine-EBMT青年领袖;第四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称号;2019年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模范院长;科学中国人2018年度人物;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2年“全国卫生系统优秀工作者” ;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领军人才、“科技启明星”;“银蛇奖”二等奖及“曙光学者”等多项荣誉。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获5项科技成果奖,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 80余篇,参编论著4部及CAR-T细胞治疗毒副反应共识制定。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付丽云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血液

分享到: 更多

相关幻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