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CSH 2018|肖志坚教授:克隆性造血与血液肿瘤新进展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8/11/16 14:19:16  浏览量:22075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18年10月25~28日,第十五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CSH)在美丽的成都市隆重召开。在本次CSH会议上,克隆性造血疾病也成为探讨及关注的焦点之一。本刊特邀采访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肖志坚教授,针对“克隆性造血与血液肿瘤新进展”的话题进行了精彩阐述与讲解。

2018年10月25~28日,第十五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CSH)在美丽的成都市隆重召开。在本次CSH会议上,克隆性造血疾病也成为探讨及关注的焦点之一。本刊特邀采访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肖志坚教授,针对“克隆性造血与血液肿瘤新进展”的话题进行了精彩阐述与讲解。

 
肖志坚教授访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克隆性造血的检测手段
 
肖志坚教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在诊断上主要抓住三大特征:①血细胞减少(Cytopenia);②发育异常(Dysplasia),也称为病态造血;③克隆性造血。因此,寻找克隆性造血的证据对于MDS的诊断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目前,MDS克隆性造血的检测手段主要有两种,分别为染色体核型分析(包括常规核型分析或FISH检测)、基因突变检测(包括二代测序法等)。此外,还有单核酸多态芯片(SNP-Array)等其他检测手段。
 
MDS去甲基化药物研究进展
 
肖志坚教授:目前,MDS领域的去甲基化药物主要有阿扎胞苷及地西他滨,但从上市后研究进展并不显著,并且目前尚未寻找到与去甲基化药物疗效预测相关的分子标记物(Biomarkers)。其次,去甲基化药物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MDS的疗效,但其与哪些药物联合可进一步提升MDS患者的疗效及生存目前仍未达成共识。
 
JAK抑制剂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的进展
 
肖志坚教授:JAK抑制剂芦可替尼(Ruxolitinib)等药物在中国上市后进展并不显著,主要表现为COMFORT-I及COMFORT-II临床研究的5年Update结果提示:芦可替尼能改善MPN患者的生存,但仍需更多临床试验来进一步明确。此外,在JAK抑制剂的不良反应方面,某些研究表明联合应用EPO可改善JAK抑制剂所致的贫血,或联合免疫调节剂(IMiDs)等。但总而言之,目前并未发现能明确并持续降低JAK抑制剂不良反应的联合方案。
 
MPN新疗法相关进展
 
肖志坚教授:根据与MPN发病相关的不同信号传导通路,分别产生了一系列通路抑制剂,并可应用于MPN的治疗。例如,针对JAK2-STAT信号通路的JAK2抑制剂(芦可替尼、Pacritinib等)、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Buparsilib以及去甲基化药物(阿扎胞苷/地西他滨)等。尽管这些信号通路抑制剂的临床试验数量较多,但目前绝大部分仍处于正在进行的状态,并未发现疗效显著、可改变未来MPN治疗格局的新药物。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唐蕊蕾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血液肿瘤

分享到: 更多

相关幻灯